第五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
来源: | 作者:xsl2002 | 发布时间: 2020-04-29 | 1665 次浏览 | 分享到:
一、心绞痛

(一)病因

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,心肌急剧、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冠脉管腔狭窄和痉挛,造成心肌需氧与供氧间的失衡是心绞痛发生的最主要原因。

(二)临床表现

1.症状: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是典型心绞痛特点。

2.疼痛部位: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常见,其次为心前区,可放射至左肩、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,向上可放射至颈、咽、下颏部。

3.持续时间:一般持续35分钟。

4.疼痛性质:胸痛呈压迫性,可有憋闷感、紧缩感或烧灼感。

5.诱发因素:发作常因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、饱餐、受冷、吸烟、心动过速等情况诱发。

6.缓解方式: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在12分钟内可缓解。

(三)辅助检查

1.心电图检查:缓解期可无任何表现。发作期可见ST段压低﹥0.1mVT波低平或倒置。

2.冠状动脉造影:可发现冠脉系统病变的范围和程度,当管腔直径缩小70%75%以上时,将严重影响心肌供血。

3.运动负荷试验:运动中出现典型心绞痛,心电图有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≥0.1mV,持续2分钟即为运动负荷试验阳性。

(四)治疗原则

1.发作时立刻休息。

2.应用硝酸酯类药物:是最有效、作用最快的终止心绞痛发作的药物。如舌下含化硝酸甘油0.30.6mg12分钟开始起效,作用持续30分钟左右,或舌下含化硝酸异山梨醇酯。

3.随身携带保健药盒(内有保存在深色瓶中的硝酸甘油),并注意定期更换。

二、急性心肌梗死

(一)发病机制

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破溃,继发血栓形成阻塞管腔,导致心肌持续性严重缺血缺氧而坏死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。

(二)临床表现

1.疼痛:是最先出现的症状,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,但程度较重,持续时间较长,可达数小时或数天,休息或含用硝酸甘油不能缓解。

2.全身症状:有发热、心动过速、白细胞增高或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,系由坏死物质引起。

3.胃肠道症状:疼痛剧烈时常伴有频繁的恶心、呕吐和上腹胀痛,与迷走神经受坏死组织刺激以及心排血量降低、组织灌注不足等有关。

4.心律失常:见于75%95%的病人,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,常为室颤先兆。

5.低血压和休克:多在起病后数小时至1周内发生。约20%的病人发生休克。

6.心力衰竭:主要是急性左心衰,可在起病最初几天内发生,或在疼痛、休克好转阶段出现,发生率为32%48%

(三)辅助检查

1.心电图:心肌梗死后最早出现的心电图改变是相应导联的T波高尖,继之ST段弓背向上抬高,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病理性Q波和倒置T波。

导联

梗死范围

V1V5导联

广泛前壁梗死

Ⅰ、aVL

高侧壁梗死

Ⅱ、Ⅲ、aVF

下壁梗死

2.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

酶学指标

临床意义

肌红蛋白

2h左右即可出现。出现最早,但无特异性,仅作急诊筛查

肌钙蛋白

梗死后36h↑,12天达高峰,持续514

肌酸激酶同工酶

梗死后6h内↑,1624h达高峰,持续3

(四)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

1.休息: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,尽量避免搬动,避免诱因、减少疼痛发作。若无并发症,24小时内可在床上活动,第3天可在床边活动。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最主要的护理问题是疼痛,卧床休息也有利于减轻疼痛。

2.抗血小板治疗: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。

3.吸氧:急性期吸氧46L/min,有急性肺水肿时可给予20%30%乙醇湿化吸氧,68L/min

4.解除疼痛:哌替啶、吗啡或罂粟碱。

5.防治心律失常:①室早、室速首选利多卡因。②室速药物治疗无效者,可采用同步直流电除颤。③室颤、持续多形性室速,可采用非同步直流电除颤。④缓慢性心律失常可用阿托品。

6.再灌注治疗:及时有效的再灌注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的关键。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时间窗是发病后12小时,最好在36小时内

(1)溶栓药物:尿激酶、链激酶静脉滴注或冠脉注射。

(2)溶栓成功的判断标准:①2h内胸痛程度减轻一半以上;②2hST段抬高的幅度降低一半以上;③心肌损伤标记物高峰提前出线;④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。

7.控制血压目标值:一般要求<140/90mmHg;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病,要求<130/80mmHg

8.控制饮食:低盐、低脂肪、低胆固醇、低热量饮食,多食用含纤维素及果胶的食物。

9.保持大便通畅:嘱患者避免用力排便,适当使用缓泻剂防治便秘。

10.改善心肌重塑:及早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(ACEI),没有禁忌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,尤其是前壁心肌梗死、发生过左心功能不全、LVEF40%者均应使用。